咨询热线:13915574022
您当前的位置: PG电子官方网站 > 新闻中心 > 公司新闻
  NEWS

新闻中心

公司新闻

PG电子金融风险案例分析十篇

发布时间: 2024-05-06 次浏览

  PG电子金融风险案例分析十篇繁荣和破产,有序和无序,记忆和失忆,周而复始循环不已,历史重复上演着惊人相似的一幕。没有一次危机与前一次相同,但是有一些可以应用的普遍原则,忘记这一点就会自担风险。资产泡沫形成与膨胀导致银行风险不断累积,进而引发金融危机的可能性不断上升。“金融危机往往伴随经济周期的繁荣阶段而爆发。”[1]1980年以来发生在12个国家和地区的16次较严重的金融危机中,有12次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资产泡沫。然而,每一次经济衰退几乎都与资产泡沫的形成和破灭有着必然联系。资产价格的崩溃将引发大面积的违约,并进一步演变成金融危机。

  从“郁金香狂热(tulipmania)”到“密西西比泡沫(mississippi bubble)”,上演了经济发展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荷兰从1634年持续到1637年的“郁金香狂热(tulipmania)”通常被认为有记载的最初的投机泡沫。郁金香泡沫所炒作的只不过是一种商品,牵涉到的人数有限,不能算作真正意义上的。在荷兰郁金香泡沫迸裂80年后,1719年出现了著名的法国密西西比泡沫,堪称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

  “密西西比泡沫”的起因可以说是金融制度变革的结果。约翰·劳(john law)在法国历史上第一次尝试了金融创新产品“债转股”实验和大规模的纸币发行。1717年8月,约翰·劳组建西方公司,首先以减息优惠条件替政府偿还债务,借以取得向政府发行银行券的权利,然后用政府的债务作抵押发行股票,政府用银行券向公众还本付息,公众则用银行券购买约翰·劳公司股票。在王室的支持下,约翰·劳一方面大量发行纸币,另一方面大肆扩张公司业务,并且将巨额国债转变为公司的股权,同时允诺高额的股息。因此,信用与实际经济相互促进与扩张,公司的股票急剧上升。1719年7月25日,约翰·劳取得了皇家造币厂的承包权。为了取得铸造新币的权力,印度公司发行了5万股股票,股票在市场上非常受欢迎,连续疯狂窜升了13个月,涨幅超过了20倍。由于货币的大量供应,引起严重的通货膨胀,最终人们对股票失去信心,导致崩盘,危机的到来是必然结果。1720年5月开始崩溃,连续狂跌13个月,跌幅为95%。上演了人类历史上一次最早、最经典的。它最典型、最直接揭示出泡沫的本质特征,在乐观预期的刺激下,信用过度扩张和股票价格上涨相互刺激的典型特征[2]。

  密西西比泡沫是由货币的大量供应造成的,而经济发展并没有真正达到这个水平,引起严重的通货膨胀,最终人们对股票失去信心,导致崩盘,危机的到来是必然结果。

  从1950年代起,日本经济步入了高速发展期,在1956—1973年期间,经济增长速度平均为9.3%,是当时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1980年代中后期,由于连年巨额贸易顺差,美国与日本的贸易摩擦日益增多。为了缓解美日贸易矛盾,1985年9月,美日等五个发达工业国家财政部长及五国中央银行行长在纽约广场饭店(plaza hotel)签定了“广场协议”,旨在降低美元对日元等货币的汇率。“广场协议”的签定直接导致了日元的急剧升值,在“广场协议”生效后不到3个月的时间里,日元快速升值达20%。另一方面,为缓和对美贸易关系,日本必须振兴国内市场,扩大内需。基于以上两种原因,日本政府采取了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扩张型的财政政策。日本的金融机构从1986年开始,连续5次下调利率,从原来的5.0%降至2.5%,在降低利率的同时日本还大力推行金融自由化政策,逐步放松对外汇、金融市场的严格管制。

  宽松的货币政策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使得日本和房地产市场异常火爆,急剧膨胀,日经平均指数由1985年12月的12 977点上涨到1989年12月的38 130点。1986—1990年,全国商业用地平均价格累计涨幅达67.4%,明显脱离了实体经济并形成了严重的。

  为了抑制通货膨胀和资产投机热潮,日本央行采取了多次大幅度提高利率的紧缩性货币政策。1988—1990年,日本银行提高利率3.5个百分点,结果日本在1990年底终于破灭了。从1990—1993年,日本的下跌了约70%,楼市下跌了60%多,崩溃。

  日本崩溃后还没完全从危机中缓过劲来,1996年金融危机又悄悄地降临东南亚,吞噬着十多年来处处呈现出高增长和低通胀的繁荣景象,各国几乎是毫无防备地陷入了灾难。

  1980年代以来,东南亚各国盲目追求经济增长,加上国外大量资本的输入和风险溢价的降低,使得投资和信用规模急剧膨胀。据winstonetal(2004)统计,在1990—1996年间流进东南亚其他国家的信贷资金也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香港为48%,印度尼西亚为62%,菲律宾为115%。同时期不良率也急剧攀升。以泰国为例, 1990年代初期国外资本大量涌入泰国,1990年泰国的资本净流入是97亿美元,占gdp的11.3%。到1995年资本净流入增长了126%,达到219亿美元,占gdp的13%[3]125。在大量外国资本涌入之后,泰国的银行系统放松了条件,迅速扩张信贷。信贷扩张的结果是和房市交易火热,资产价格迅速攀升,泡沫现象越来越严重,基本上泰国的银行系统已经被房地产挟制了。到1996年,泰国净外国财富头寸是-1 018亿美元,占gdp的55.9%,显示出了巨大的金融风险。一个将资产的30%—40%投向房地产的银行系统,其损失将是巨大的。由此埋下了危机的种子。

  危机的导火线年美元汇率走强,日元对美元贬值,整个东南亚国家的国际收支出现恶化。首先是泰国出口下降,现金流开始萎缩,随之影响了和房地产的现金流,投机者发现他们的现金在大量缩水,和房地产泡沫破裂,银行不良和损失不断攀升。泰国中央银行在清查银行账目时,发现泰国境内银行不良数额惊人,与此同时,又相继爆出了曼谷商业银行和曼谷都市银行丑闻,预示着泰国银行危机的到来。于是恐慌开始蔓延,挤兑现象由此爆发,造成银行流动性枯竭。进而导致投资者信心动摇,亚洲房地产泡沫1996年由泰国开始破灭,危机如山火一样蔓延,难以控制。1997年5月,泰国最大的金融公司第一金融公司(finance one)倒闭;1997年6月27日,16家金融公司被勒令暂停业务;1997年8月5日,另外42家金融公司被勒令暂停业务。至此,泰国银行业几乎处于瘫痪状态。

  1997年10月,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香港相继陷入了危机。东南亚一些创造奇迹的国家受到了猛烈的打击,一个又一个国家不断传出坏消息。1997—1998年间亚洲各大城市商用房地产资产价格急剧下跌,平均下跌40%。房地产价格的波动使这些国家的银行业陷入前所未有的灾难,给各国经济带来程度不等的巨大损失。

  1980年代的日本金融危机与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有一个共同点:信贷扩张而引发资产泡沫,进而引发金融危机。但不同之处在于:1980年代的日本是由于低利率导致投资过热,引发资产泡沫,导火索是美元对日元贬值。而东南亚危机是由于外来资本的涌入引起的投资过热,是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给亚洲国家带来的冲击。的教训再次告诉人们,“超过资本价值的任何增长都仅仅是想象中的事情;不管普通算术如何延伸,1加1都不会等于3个半,结果,任何虚拟价值都将是某些人或另外一些人的损失。对此,唯一的阻止办法是及早出售,让魔鬼抓住最后一个人。”[4]在这样的心理驱使下,人们争相抛出资产,以免遭受损失,从而造成金融业的混乱局面,危机的爆发势不可挡。

  1929年泡沫引发的西方大萧条是至2007年美国金融海啸爆发前为止,最为严重、持续时间最长、波及范围最为广泛的经济萧条。

  一战结束后,1920年代的美国出现了稳定繁荣的局面,带动了金融制度的变化与金融创新:首先,无论老企业还是新企业,都通过大量发行股票融资,推助了股票市场的快速发展。其次,一种重要的金融组织创新——投资信托基金(investment trusts)大量出现。1921年之前,美国的投资信托基金只有40家,1929年为750家[5]。从1924年到1928年给股票经纪人的非银行的5.5亿美元(约占总量的25%)增加的38.85亿美元(约占总量的60%),大量的非银行使得联储限制投机的努力受挫[6]。同时,由于美国繁荣,大量资金从欧洲、日本流向了美国。因此,信用扩张对1920年代末期美国泡沫的形成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此外,由于不断上涨,投资股票的收益率明显高于其他领域,更进一步吸引了更多的资金进入,导致股票价格不可遏制地处于一个危险的高位,最终于1929年10月24日(所谓的“黑色星期四”)崩溃,引发了资本主义经济史上最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

  马克思曾预测,传统市场利润的下降促使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创新转战新的市场。从金融危机的历史来看,房产业始终是金融风险防范的关键领域,也是导致金融风险的风向标。2007年的美国金融危机,仍是从房产业的泡沫开始的。

  由于激烈的竞争,银行的息差和边际利润大幅下降。从1990年到2007年,美国银行的净利差从4%下降到3.4%。从1980年代到2007年,华尔街的佣金下降了约1/3,同期,承销利润从12%下降到了5%[3]277。在残酷的竞争威胁下,西方的大型银行开始向新兴主权国家放贷以寻求更好的效益,但预期收益最终失败。如美国银行向拉美国家放贷,最终损失惨重。于是西方又把投资目光转向了新兴市场,花旗银行率先在新兴市场做起了消费信贷并获得巨大成功。由此,引发了银行业的整合。随着荷兰国际集团(ing)的成立,紧接着美国花旗集团、瑞士瑞银集团(ubs)相继诞生。至此,全球金融服务整合模式应运而生,银行业务从保险、证券和资产管理中的单一模式中走出来,出现了银行、保险、资产管理和证券业务综合业务的金融控股公司。随着金融服务规模的扩大,从国家到地区到全球,整合成为一种潮流,不仅仅是网络的整合,还有产品整合和平台整合。另外,投资组合催生了风险管理的创新,由此也催生了金融工程。1987年,美国国际集团(aig)也走了多元化的路线,开始提供创新型金融产品。金融衍生品的发明与流行,无疑是金融服务业的创新与发展,但是,巨大的衍生性放大效应,大大增加了金融市场的风险。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估算,全球金融资产(包括银行资产、股票市值、债券市值)总值达230万亿美元,是2007年全球gdp(55万亿美元)的4倍。相比之下,全球金融衍生品的名义价值达596万亿美元,大致相当于全球gdp的11倍,是全球金融资产总值的2.6倍。虽然估算的金融衍生品总市值只有14.5万亿美元,但毫无疑问的是,金融衍生品蕴涵的杠杆化增加了全球市场上的流动性[3]280。参见图1。

  由图可以看出,金融衍生品的这种高杠杆化导致过剩的流动性,实际上是虚幻的,和实际资产相比是虚高的,产生了所谓的影子银行,影子银行严重掩盖了真实的杠杆水平。由于流动性过剩,对于抵押的门槛要求越来越低,产生的流动性质量也越来越差,风险也越来越大。一旦市场有风吹草动,资产市价下行或者买出资产兑换流动性,危机的发生势不可挡,任何风吹草动都会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终于酿成2007年的金融海啸。

  从1719年密西西比之后的近300年的时间里,世界各国发生了多次金融危机,金融业也发生了很大变化,风险防范意识也越来越强。但是,金融创新产品不仅没有叫停,反而花样繁多,越来越复杂,让人眼花缭乱,一些金融衍生品是否有风险,风险到底有多大,也很难预测。

  20世纪末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必然带来金融市场的国际化和进一步开放。传统的金融业经营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全球日益发展的需要,金融经营模式的创新及金融衍生工具很快大行其道,迎合了现代市场和现代经营观念的需求。简单的以货币信用为基础的金融工具,正在被日益精细和复杂的以综合信用与风险为标的的金融衍品所取代。正是这种变化,使得从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的近20年来金融创新层出不穷,金融创新的广度和深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境地。同时,不断提高的金融市场和金融创新的复杂性与技术性,不仅形成了许多新的金融风险,而且对金融机构的风险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就像病毒随着人类药物的研发而发生变异以增强抗药性,提高自我生存能力一样。金融产品的研发,也给风险防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金融机构风险管理水平的改进,成为金融业健康发展的关键。

  1990年代以来,以资产证券化、cdo和cds为典型代表的金融风险转移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创新,提高了金融资产的流动性,增强了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弹性,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改善货币资源配置效率。但是,风险只是被转移,并没有消失。随着金融风险的表面上转移和表面上的分散,看起来好像风险离金融基业越来越远,但是,金融产品创新的根基实体经济的安全性,仍然是导致金融危险的祸根,这个祸根不仅没有消除,反而因为风险的转移造成了安全假象,使监管部门掉以轻心。衍生品离金融基础越远,越容易忽视风险,越可能产生更大的杀伤性风险。产品的创新,使银行把房产业变成了债券的形式发售,银行的流动性得到了很快的回收,流动性又可以循环利用,于是产生了流动性过剩的幻觉,为条件降低提供了必要的和有利的条件,于是低利率和低门槛,使得一些收入低很有可能违约的人获得了,风险就此悄悄地扎根了。

  从亚州金融危机的地区传播性来看,亚洲危机属于地区性的网络事件,是亚洲传统银行业受到来自西方金融市场模式的冲击造成的,是传统的金融危机和货币危机。但2007年的美国金融危机是现代金融市场和金融产品创新对金融市场的挖掘带来的灾难性后果。从危机爆发的原因、广度、深度和复杂程度来看与亚洲危机相比不是一个级别,属于金融系统更高层次和更广范围内的危机。

  1929年的金融风暴是金融杠杆过度,进而引发过热造成的;2007年的美国金融危机原因是复杂的,但是金融创新过度造成流动性虚假过剩和风险试图转移要负主要责任。二者的共同点是:金融创新忽视了金融基业的风险。由此看来,金融业要想规避风险,还需要金融基业稳健。

  由此可见,资产泡沫最直接的危害就是加大了金融风险。资产泡沫的生成、膨胀直至迸裂的过程就是金融风险形成、扩大、爆发,乃至引发全面金融危机的过程。依据金德尔伯格对17世纪早期至20世纪晚期各国发生的金融危机的研究,房地产在危机之前的投机中屡屡扮演重要的角色,而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几乎在每次重要的经济危机或金融危机的酝酿和爆发过程中都伴随着房地产价格的剧烈波动。从理论分析的角度看,房地产泡沫可以导致包括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利率风险等在内的多种金融风险,但是从房地产泡沫的经验来分析,在这些风险中最主要、最直接,同时也是危害最大的风险是银行等金融机构面临的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由于房地产业需要资金量大且投资周期长,注定与金融业有着天然的密切联系,因此一旦房地产泡沫破灭,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业必然要受到泡沫破灭效应的严重冲击。在房地产泡沫破灭的过程中,随着人们对房地产市场信心的丧失和房地产价格的急速下跌,最先受冲击的就是信用掉期。和地产业在国民生活和投资领域占据着绝对的重要地位,因此房产和往往会成为投资和投机的热点和焦点,作为金融危机防范的关键领域实不为过。

  中国当前的资产市场的过热现象有目共睹,房产价格的过分膨胀,我国已经引起业界、众界和政界的广泛关注。2008年9月以来,我国央行连续五次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基准利率、连续四次下调存款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共释放流动性约8 000亿元,使商业银行可用资金大幅增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对经济复苏发挥了重要作用,赢得中国经济在全球范围内一枝独秀。但是,与此同时,应该清醒地看到,刺激性经济政策的负面影响也开始显现,由于流动性充裕,导致国内以房地产为代表的资产价格的大幅上涨,大大增加了金融风险。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政府应适当考虑刺激性政策的退出机制。房地产市场自身调节的局限性在于市场需求的无限性和土地资源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不好解决。政府当前应适当收紧信贷或引导信贷投资渠道,考虑刺激性经济政策的在房产业适度退出机制。中国的房地产业已经了银行业,如果房地产泡沫处理不当,造成价格大幅度下跌,银行会有巨大坏账,对银行系统和经济发展的冲击将是不言而喻的。因此,政策退市也要慢慢地退,慢慢地收紧银根。

  第二,调控房地产预期,严控房价非理性风险。房地产业是中国经济的关键性产业之一,在本轮经济复苏中充当了引擎。但是,房价持续高涨,甚至有向其他领域扩展的潜在危险性。尽管国家调控效果已经显现,但笔者认为,政府已经出台的政策,将增大房地产市场交易摩擦和成本,有力地打击了房地产投机,但这些政策仍属“治标”之策,应及时确定并推出“治本”之策,并注重保持政策的连续性,谨防以短期政策代替长期政策,下决心和持续韧性改变政府职能。政府应把重心放在调控房地产预期上,管理流动性和改革供地供应制度,双管齐下。

  第三,加息和增加投机的资本成本。在流动性管理方面,在回收流动性同时,考虑准备金率之外的非数量化货币政策,比如加息等手段,以有效抑制通货膨胀预期,增加房地产投机的资金成本等。

  第四,改变土地财政政策。在土地供给方面,在当前的财政体制和征地制度框架内,各级地方政府严重依赖土地出让金收入,这成为中国房地产调控的悖论之所在。为实现突破,亟待改革现行征地制度,增加可以参与土地供给决策和利益谈判的群体,有效增加土地供给,有针对性地扭转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状况。中国经济需要根本的改革,从房产调控所引发的将是中国发展方式的转换,以及经济增长动力的重建。

  第五,遏制资产短期过旺形成的高危泡沫。不论是成熟市场还是新兴市场在经济繁荣时期,资产的短期过旺都是危机的信号。密西西比泡沫的形成,是过多的纸币发行短期内引起大泡沫,然后崩溃;1929年的美国风暴是由过分的杠杆引发股价暴涨,然后暴跌;1980年代日本经济泡沫是由于低利率政策导致市场投资过旺形成的;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是由输入性流动性过剩造成信贷过度,引发的资产泡沫;2007年的金融海啸原因复杂但也不外乎过分的杠杆、低利率、衍生品创新过度等综合作用的结果。不论是哪一种情况,最终都是由过多的流动性投入市场,造成某些资产尤其是房地产或过热,尤其是短期内资产价格过旺,形成高危泡沫,最后破灭,造成经济崩溃。

  另外,房地产和价值不是无限的,房产和的价格不能过分偏离实体经济的真实水平。如果资产在短时间内出现过分膨胀的不理性现象,要倍加质疑金融风险。而且,短时间内对房地产价值的掠夺性开发,会导致市场支付潜力丧失弹性,从长期看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且会导致过度的消费、过低的门槛、不理性的生财之道等非正常行为等,这些都是经济发展的隐患。国家应通过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产业政策,多管齐下,加大房地产市场的信息透明度,花大力气平衡房价与购买力之间的关系。

  [1] 查尔斯 p 金德尔伯格(charles p.kindleberger).疯狂、惊恐和崩溃——金融危机史[m].朱隽,叶翔,译.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1.

  [3] 沈联涛.十年轮回——从亚州到全球的金融危机[m].杨宇光,刘敬国,译.上海:远东出版社,2009.

  1.我们经过长时间的探索,在金融风险管理课程教学中,从采用单一的案例教学法起步,到目前主要采用了系列案例教学法,教学效果稳步上升。目前商学院一般课程教学中,往往在讲授一章内容时比较习惯地采用单一的案例,这样做的好处是使课堂教学更容易组织,讲授的内容重点比较突出。我们认为采用系列案例教学法由浅入深,更符合认识发展的一般规律,避免一开始就面临一个比较复杂的案例,学生会产生无从下手的感觉。我们在进行每章内容教学时,往往同时提供三个案例,构成一个完整的案例系列,由导入案例、讲解案例和思考案例组成。导入案例的主要作用。导入本章所要讲授的主题,一般要求短小精干,对时效性要求稍高,最好是选择近期发生的金融风险事件,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对案例深入了解的兴趣和热情。在整个案例系列中起到一个铺垫的作用。讲解案例在系列案例中居于核心地位,一般要求案例情节交代完整,与本章讨论的主题紧密相关,不一定是最新的但一定是最经典的。通过该案例的分析讨论,使学生比较深刻理解某种决策方法如何运用的精髓。思考案例主要供学生课后巩固本章所学知识和技能,一般要求难度比讲解案例稍低,案例设计中尽量避免设计过多的陷阱,这样将保证大多数学生经过一番独立思考后都能找到答案,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一定的成功感。

  2.思考案例在整个案例系列会起到巩固强化的作用。我们在讲授债券市场风险管理这一章时,选取了三个比较有代表性的案例。导入案例选择的是欧洲债券危机事件,属于宏观层面的债券市场风险。选择这个案例主要基于两个方面的考量:一是该事件是近几年国际金融市场的重大事件,虽然欧债危机的最黑暗时期已经过去,但导致危机的深层次原因依然存在,仍然有关注研究的价值。二是它主要涉及到债券的信用风险问题,这是最常见的风险,在未来的金融实践中学生还会大量地面临此种风险,因而他们会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搞清楚相关各方究竟如何来化解信用风险。讲解案例选择的是武汉钢铁集团2002年公司债券案例,属于微观层面的债券风险案例,主要引导学生着重分析发行主体可能面临的风险及其避险措施的选择,结合当时的市场环境充分揭示公司债券面临的各种风险,充分理解债券条款设计的合理性。思考案例同样选择的是微观层面案例,超日太阳公司2014年债券价格急剧下跌,投资者损失惨重。通过这个案例,可以学生深刻理解除了债务人直接违约外,由于债券发行人信用等级下降,也会给债券投资者带来的不利影响。

  杠杆收购中的财务风险是指企业为了取得财务杠杆利益而利用负债资金时,增加了破产机会或普通股盈余大幅变动而带来的风险。债务增加时,一旦企业息税前盈余下降,不足以弥补高额的固定利息支出时,企业每股盈余下降得更快,甚至会引起企业破产,这就是财务风险所在。如何防控杠杆收购融资带来的风险是决策的关键问题。

  对于融资方案,陈亚萍(2008)总结了KKR公司融资方案。王祥木、王英(2006)、李明昌、孙震(1998)等人将杠杆收购融资财务模式分为以下几种:典型的杠杆收购融资模式、杠杆收购资本结构调整模式、杠杆收购控股公司模式和策略性杠杆收购模式。对于财务风险来源,戈俏梅(2002)对杠杆收购高负债的弊端进行了分析,还指出杠杆收购的成功与否取决于企业能否有丰厚的回报去弥补巨额成本;朱殿柱(2003)认为收购时机、收购策略、高息债券和高负债都是财务风险高的因素。对于财务风险控制,很多学者对财务风险提出优化控制,其中被普遍认同的是“标准静态控制-动态模型优化控制体系”。该方法是对收购引起的丧失偿债能力的风险设立一组风险大小测定指标,作为控制公司举债的标准,将公司丧失偿债能力的风险控制在安全范围内。

  文献中案例分析较为浅显,理论分析主要集中在财务风险控制,又无实证分析,用财务风险控制分析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的几乎没有。本文从此角度切入,选取了著名的 KKR收购RJR NABISCO案例,搜集财务数据,对其融资风险进行财务分析。把理论和实证相结合。

  一是经营杠杆分析。经营杠杆(DOL)指息税前利润(EBIT)变动率相当于业务量(S)变动率的倍数。

  Tcm是贡献毛收益总额。因为Tcm=EBIT+a(a指固定成本总额),只要企业有盈利,DOL就大于1。DOL越高说明其息税前利润随销售变化的程度越高,销售增长,EBIT以DOL倍增长;如果销售下降,EBIT以DOL倍下降。所以DOL越大,企业经营风险越大。

  经计算可得,收购之后1989、1990年的DOL分别为-2和2.2,息税前利润在1990和1991年分别较上一年上涨12.9%和17.0%。可以看出不论是息税前利润的变化幅度还是DOL在1990年到1991年都有一个明显的上升,从1992年后又趋于平稳。这说明收购后,企业在1990、1991年的经营风险很大。企业在1990年遇到了财务困境,这也证明了这一点。

  二是财务杠杆(DFL)分析。杠杆收购企业的融资风险主要体现在财务杠杆(DFL)上,是指每股盈余(EPS)随息税前利润(EBIT)的变动而变动的幅度。

  根据融资时候指定的还款安排和未来盈利预测,可以计算出KKR收购RJR NABISCO后的DFL值。从中可以知,在收购后的1990、1991年融资风险较大(DFL分别为10.84和3.07),之后随着利息的偿付慢慢降低,从1992年的2.5下降到1998年的1.0。所以公司应在1990、1991年加强风险防范。而且这是基于公司可以实现预期收益。如果收益没有达到预计,那融资风险就会加大。1990年的财务困境证实了这一点.

  本文用标准静态控制法,用几个不同的指标分析KKR收购RJR NABISCO后偿债风险的控制程度:

  一是利息所得倍数。利息所得倍数=付息及纳税前收益/债务利息。此指标衡量了公司对其债务有多大的偿付能力,一般该指标宜大于1小于3。KKR收购RJR NABISCO后,根据预测,1989到1993年的指标符合要求,而1994年之后的利息所得倍数超过3。从此来看,公司前几年债务偿付能力较好,而后几年摘取的伸缩性很小。况且前几年的支付能力是在预计收益都能实现的前提下。如果预期收益没有实现,那还是有利息偿付的风险。

  二是最大现金支付率。最大现金支付率=可获得最大现金净流量/债务本息支付额。如果小于1,公司丧失偿债能力,陷入偿债危机。可公司把自由现金流量设定为预计偿还的本金额。所以很容易陷入偿债危机。

  导致KKR收购RJR NABISCO之后的财务困境的因素很多,那么财务困境究竟和杠杆收购这种收购方式之间的关系有多大呢?下图反映了KKR杠杆融资的过程以及导致财务困境的途径。

  从图可看出,KKR收购RJR NABISCO融资分为两阶段:一是完成对RJR NABISCO75%的股权收购,二是后续融资。但融资之间的依赖关系导致了现金流的脆弱性。此案例中,第二阶段公开发行新债券受挫,导致1991年2月到期的一笔过桥面临无法偿还的风险。

  另一方面,为了利用RJR NABISCO良好融资信誉降低融资成本,获得较低的债券利率,KKR在收购协议中预设了一个垃圾债券重设条款。垃圾债券市场崩盘也使得本来就紧张的现金流趋于崩盘。

  为什么RJR NABISCO的现金流如此不堪一击?公司把自由现金流量设定为预计偿还的本金额,这降低了现金流的灵活性。那紧张的现金流与杠杆收购融资又有什么关系呢?本文认为导致现金流紧张以及最终崩溃的原因可以归为三个:高昂收购价、过高杠杆率、变化无常经营环境。如下图:

  财务危机的深层原因来自KKR高昂的收购价格和畸形的融资结构。上世纪80年代后期美国杠杆收购市场上,很多急功近利LBO资金涌入,专门经营LBO机构筹集的资金超过可行需求,导致激烈竞争,价格节节攀升。KKR收购RJR NABISCO从最初的94美元提升到109美元。这使得KKR不得不依赖于债务融资来完成收购。高度的杠杆大大缩小了计划现金流量和债务设施之间变动范围,几乎没有给公司留下什么缓解不利环境压力的空间。这导致了最终现金流的崩溃。

  一、杠杆收购融资这种收购方式确实增加了财务风险,这些可以通过DOL、DFL、最大现金支付倍数、最大现金支付率等指标显示出来。所以杠杆收购企业在收购之前应该进行融资风险分析,运用金融技术加强财务风险控制,,规避融资风险。

  二PG电子、当高昂的收购价格由债务融资且赶上了不利的经营环境时,杠杆收购后的现金流将面临危机。这是杠杆收购导致财务危机的根本原因。所以,在竞购时候,如果发现因为竞争导致交易价格虚高,应果断放弃,避免过度竞争。

  三、高度的杠杆大大缩小了计划现金流量和债务设施之间变动范围,几乎没有给公司留下缓解不利环境压力的空间。这导致了最终现金流的崩溃。所以收购企业应避免杠杆过高,应给现金流留出一定变动空间。

  伴随着金融市场日新月异的发展,金融市场潜在的风险和危机此起彼伏。自上个世纪90年代爆发的亚洲金融风暴、美国次贷危机以及欧洲债务危机可以看出,金融风险的预防以及管理已经是金融环境中必不可少的环节。结合学科和实际的需要,大多数金融相关专业都有开设金融风险管理课程。但随着金融风险呈现出复杂、多变以及衍生品市场的发展,传统的讲授式课程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时代需求。因此,必须对金融风险管理教学改革进行改革,以更好地培养出创新性的金融和工程科技人才。

  作为金融工程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金融风险管理的教学一直是以课堂教学为主。金融风险一般是针对金融机构如银行、保险公司及证券公司所面临的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操作风险以及其他相关金融风险。单从老师的“教”很难让学生掌握基本管理方法,应该让学生以“学”的方式促进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灵活掌握,让学生更能自主的发现问题以及解决问题[2]。金融工程专业是一门建立在金融学、数学、计算机基础上的学科,以研究金融衍生品为主,以工程学原理、系统学原理为理论基础,以专业构建和完善金融体系为目标,是一门系统研究虚拟市场的专业[2],对实际操作方面是有做相应教学要求。现有的金融风险管理教学中也缺少实践教学环节,学生只掌握了理论基础却无法再实际中应用,这也是现行教学方式所存在的另一方面的问题。所以,教学改革必须从这几个方面入手。

  理论教学是学习任何一门学科的基石,没有理论学习就不具备实践基础。一般理论教学往往枯燥无味,如何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让学生能自主学习一直是目前高校理论教学的短板。专业课大多设置在第三学期以后,这也就意味着学生掌握基础课程之后,有能力参与专业课的学习与研究。所以,理论教学除了注重教授教材知识外,还需要调动起学生的求知积极性,教学方法上采用多样式的教学方法如案例式、参与式以及探讨式教学。例如,在讲授金融风险种类时,可以精选国内外相关实际案例,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更清楚判别金融风险种类。教材内容多数属于滞后信息,而现在的本科学生大多属于信息化意识较强的90后,如果只按照滞后信息灌输教学内容很难吸引到学生的学习兴趣。案例式教学方法主要是让学生们在案例分析的过程中找到积极参与的乐趣,通过阅读查询大量相关信息也可以让学生更为全面的了解金融行业相关风险管理知识,让学生从被动的“要我学”转变成主动的“我要学”。“参与式”教学是一种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和教学过程的教学方式,其特点是改变教师一言堂的教学形式和学生被动学习的教学定位[3]。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思想也可以积极运用到教学过程中来,教学最重要是需要学生的自主“学”,而学生最大的优势在于他们能多方位的发现新信息化时代里的新知识。因此,互学型的参与式教学会使学生更有信心参与学习并为以后深入的研究学习打下基础。在改变现有教学方式的同时,也应当多借鉴国外大学经验及教学理念,如CDIO理念也可以积极应用于金融风险管理教学方式之中。CDIO教学思想起源于美国麻省理工和瑞士皇家工学院从2000年开始研究的新型教学理念。CDIO主要代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主要是提倡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核心、以实践为载体的新型教育理念[4]。虽然CDIO教学理念多适用于工科专业,但金融工程专业也是具有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潜在热门专业,因此,应该将此观念应用于金融风险管理课程教学中去,培养学生更深层次的创新能力、个人能力以及与社会协调的能力。

  金融风险管理是一门与实际联系紧密的学科。金融风险分为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从马科维茨投资理论可以知道获得高额收益回报就必须承担一定风险,而这些风险都是无法通过分散化方式进行消除。所以必须认清风险以合理方法有效管理风险。金融风险管理的思想都是以量化风险的数理方式来进行管理,因此除了理论教学之外,也要加强实践教学。比如精选金融风险建模相关教材便可以让学生正在接触到风险管理的实际工作中去。通过实践上机课程让学生们使用Excel、VBA等软件学会量化信用风险的工具;通过股票、期货风模拟交易让学生了解股票市场以及其面临的金融风险。通过一些实训操作可以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也为毕业后从事金融相关联专业打下前期基础。

  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丰富了传统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了多渠道学习机会。金融风险管理属于交叉学科,其中内容与金融学、投资学及期权期货及其他衍生品等学科内容有重复部分。应鼓励学生利用网络平台接触相关的网络公开课、慕课及微课等各种课外学习方式更全面的掌握金融风险管理相关知识。学校也可以多组织专家或者相关从业人员的主题讲座,让学生们能从实际出发了解学科,做到有的放矢的学习。除此之外,也可以在每学期组织研讨会,找出与金融风险管理贴近的主题,让学生们自主讨论并从中拓展知识面。通过这些方式,让学生产生兴趣并且能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

  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学习后,也需要用有效的方式检验学生掌握程度,通过考评也能及时为老师提供依据,可以提高教学效果。但单从几次考试不能完全体现学生的学习效果,所以必须丰富考察形式。考评形式应多样化,比如可以通过案例分析、讨论课发言、期末考试、实验报告等多种形式多方位考察学生。这样便可以从基础知识到分析能力等各个方面综合评价学生,也可以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能力,达到人才培养目标。

  教学改革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过程。本文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课堂外教学以及考评方式四个方面改善现有的教学模式,从理念到实际仍需要经历推行磨合。总之,我们应该突破传统,在各个方面完善金融风险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不但掌握了理论知识,也提升了实践能力,培养出符合时代需求发展的金融风险管理人才。

  随着国家“普惠金融”政策的推行,网络借贷平台日益活跃,不少大学生使用“校园网贷”借款,但由于鱼龙混杂的借贷平台存在信息审核监管不严、夸大误导性宣传、高利贷等问题,造成不少大学生借贷中出现逾期纠纷、暴力逼债甚至背负高额欠款跳楼的社会悲剧,严重后果给大学生身心带来伤害,给家庭带来沉重经济负担,也给高校安全稳定及社会治安带来隐患。与此同时,银监会、教育部等六部委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网贷治理整治工作的通知》,围绕大学生金融风险防范的问题引起全社会的关注。本文基于对大学生进行“校园网贷”调查问卷,通过数据分析校园网贷在大学生中的情况,提出建议为学生提供更为理性的消费方法和金融风险防范知识,提高诚信意识,构建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加强网络平台的监管,规范网络放贷程序,控制风险、提高社会的信用状况。

  此次调查以某本科院校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接受调查的为大学一年级至三年级的学生,共计456人参与了调查。调查人员为项目研究人员和班级辅导员,主要数据采用调查问卷的结果,结合日常辅导员工作中的案例,进行调查问卷收集、案例分析等情况反馈等信息,对456份学生提交的问卷进行汇总分析。调查问卷的内容包括了在校生生活消费情况、对校园网贷的认识以及对风险防范的意识等方面的内容,案例主要是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接触和了解到的使用网络学生的情况。调查的方法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案例分析、学生访谈等方法,调查大学生金融风险防范意识的问题,完成数据汇总。本次调查共计456名同学参与答卷,收回有效问卷456份,回收率100%。

  参与本次调查的456名同学中,其中男生161人,女生295人。大学一年级学生241人,二年级202人,三年级13人。每月生活费1000元以内的215人,1000~1500的208人,1500~2000的26人,2000元以上的7人。生活费由父母给予的431人,每月支出大于收入的同学182人。曾有过消费借贷的学生有72人,周围同学借贷消费的有106人,曾使用校园网贷的有31人。大学生的消费和借贷情况在学生中存在且有一定比例,在调查中也显示出一定比例的同学曾尝试使用网络,对网络借贷的认识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差距。具体调查结果情况如下:

  从问卷调查的情况来看,目前大学生每月的生活费:1000以内215人,占47.15%,1000~1500的208人,占45.61%,1500~2000的26人,占5.7%,2000以上7人,占1.54%。调查显示,大学生的消费基本集中于1500元以下,大部分学生的生活消费水平较为平均,有部分同学有消费超过2000元以上。每月收入主要由父母给予的生活费431人,占94.52%;奖学金或助学金46人,占10.09%;兼职收入138人,占30.26%;其他37人,占8.11%。调查显示,大学生的收入来源主要是父母提供,靠兼职和奖学金占据了一定比例,部分同学尝试通过兼职减轻家庭负担或者增加收入渠道。

  大部分同学没有使用网络,但部分的学生有使用经历。在借贷消费方面(利用蚂蚁花呗、网上等形式):72人曾有借贷经历,占调查人员的15.79%。调查显示,部分学生使用借贷消费,在支出大于收入的情况下,借贷消费会成为学生增加支出的一种途径。借贷途径方面:367人向亲戚朋友借贷,占80.48%,31人使用校园网贷,占6.8%,47人使用金融机构,占10.31%。调查显示,大部分同学通过亲朋好友借款,但也有部分同学通过金融机构和校园网贷借款。在是否了解校园网贷方面,12人表示了解,占2.63%,64人基本了解,占14.04%,380人不太清楚,占83.33%;调查显示,对校园网贷的了解方面,只有少部分同学了解,80%以上同学不了解,对其中的运作和风险没有认识,这会导致部分同学在不了解的情况下涉入网贷。在是否了解借贷产品涉及的法律知识和国家政策方面,32人十分了解,占7.02%,等到用到的时候才会去了解的110人,占24.12%;52人当出现问题时才会去了解,占11.4%;基本不了解的262人,占57.46%。调查显示,在国家机构对校园网贷进行严厉打击和媒体多次刊出校园网贷造成的恶性事件后,还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对校园网贷不了解,不清楚其中的风险。

  在进行校园网贷时是否考虑过自己的还款能力方面,274人深思熟虑,占60.09%;考虑过,基本相信自己还款能力的102人,占22.37%,从未考虑过的80人,占17.54%。调查显示,大部分同学会深思熟虑考虑还款情况,但也有部分同学从未考虑后果,金融意识和风险意识欠缺。对校园网贷中的低息甚至无息怎么看方面:是件好事的32人,占7.02%,还算可以,符合大学生消费群体现状的80人,占17.54%,世上没有白吃的午餐,需谨慎的344人,占75.44%。调查显示,大部分同学能够理性认识校园网贷的风险。在对借贷产品的了解方面,了解蚂蚁花呗的422人,占92.54%,分期乐的71人,占15.57%,优乐期的38人,占8.33%,爱学贷44人,占9.65%,我来贷的26人,占5.7%,趣分期的16人,占3.51%,名校贷的61人,占13.38%。调查显示,学生对校园网贷有基本了解,也有部分同学进行使用。考虑不合理的校园网贷长期发展带来的结果调查中:容易造成大学生的338人,占74.12%;易形成子贷父偿的情况,拖累家庭的309人,占67.76%;破坏社会正常经济发展,有损社会秩序的232人,占50.88%;不利于大学生的自主创业的170人,占37.28%;不利于引导大学生正确的消费观的316人,占69.3%;破坏借贷行业的正常秩序的182人,占39.91%。调查显示,大学生对其中的风险认识仍然不足,风险防范意识有待提高。

  本次调查基于“校园网贷”中的不良现象进行研究,通过调查产生逾期纠纷的学生案例,分析大学生热衷使用“校园网贷”的深层次原因,从规范借贷平台放贷程序、监管借贷平台、加强大学生教育和预警等方面提高大学生风险意识。在规范借贷平台方面,通过法律规范放贷程序,重点组织大学生完善个人信用系统,借贷平台关联信用系统,通过评估个人信用后合理放贷,超出部分借贷平台承担,同时向家庭和学校公开借贷信息的方式约束借贷平台和大学生双方;在网络平台监管方面,通过政府打击违规违法借贷平台、对借贷平台加强监管;在大学生自身方面,加强风险意识教育、普及金融法律知识等措施进行风险控制。

  大学生的金融风险防范意识,有助于增强大学生新的网络安全意识,规范大学生网络使用,学会理性消费、防止风险进一步蔓延。大学生网络使用频繁,“校园网贷”的低门槛使非理性学生在中出现不良后果。规范网络平台,需政府部门加强平台监管,完善监管制度规范、开展专项打击外,高校也应强化宣传防范和分析预警,完善对学生的教育管理内容,家庭要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理财习惯等多种方面加以解决。

  大学生金融风险防范,是对大学生个人诚信进行预警,更好的开展诚信教育。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持,目前大学生涉及到奖助贷补等各种补助,如果大学生风险意识薄弱、无视逾期的不良后果对于国家的助学政策、学校钱款发放、个人的信用记录均产生不利后果。大学生使用“校园网贷”出现纠纷,不仅是财物的损失,更是个人信用的污点。提高大学生的金融风险防范意识,通过建立高校与家长交流双向反馈机制,完善个人信用体系,诚信记录档案记录等措施,建立健全高校与社会联动的网络管理工作机制等措施,能让大学生在“互联网+”时代更好应对金融和法律风险,促进整个社会诚信体系的建立。

  国内外都存在向学生的现象,为学生提供学业支持也是当前各国政府正在进行的资助政策,我国除向大学生提供助学外,大学生也在通过网络平台向社会借款,但网络平台的借款隐患较多,需要着重加强管理。与此同时,网络平台的飞速发展也凸显了当前大学生金融风险防范意识和理性消费意识的欠缺,加强大学生的金融风险防范意识势在必行。目前的研究多集中在对平台进行风险控制和监管方面,在学校教育方面多采用班会教育和宣传,但仅通过教育和平台控制并不能从根本上真正解决问题。要解决大学生风险控制和个人信用的问题,需要推进大学生个人信用系统的建立,完善征信体系,平台信息共享等,这样才有助于借贷平台进行风险评估,大学生个人记录公开使学生理性使用网络平台,提升学生个人信用,改善社会信用状况。根据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和实践,“校园网贷”伴随互联网发展和国家“普惠政策”推进中产生的问题,对学生建立全新的风险意识和个人信用建立起到重要作用。本项目重在研究案例分析,通过宣传教育、政府监管和程序规范和个人信用体系建立、完善征信系统等措施加强金融风险控制,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

  [1]宋程程.大学生金融风险防范与金融素养培养问题浅谈——基于郑德幸校园网贷悲剧的个案研究.时代金融.2016(15).

  [2]冯士军、蓝风.厘清“校园网贷”潜在风险:大学生当心跌入人生陷阱.妇女生活.2016(10).

  经过风险统计分析,2015年上半年该行成功堵截各类风险案件近五十起,涉及金额近百万元。仅上半年,全行所有网点,平均每个网点就堵截案件好几起,加上未上报的,实际案件恐怕远不止这些,相较去年同期,案件数量及涉案金额均有所上升,风险防控形势不容乐观。

  1.数量上升、金额翻番。首先案件数量上升,同比增加百分之十左右,最多的网点仅上半年就堵截了7起;其次金额翻了近一番,仅一例案件就涉案近几十万,且每家网点都有堵截案件,说明发生风险案件概率大大提高,形势相当严峻。

  2.风险案件形式多样化。虽然各类电信仍是主要的风险案件,但是其他形式的风险案件比例也在不断提高 。比如冒名办理业务,这类案件主要涉及开户类、资金动账类业务,一旦成功办理犯罪分子冒用他人名义从事非法交易或是非法挪用客户资金则很难被查到,客户损失难以计量;假业务,同样一旦成功很难追溯到本人;假支付凭证,这类案件主要是伪造或是变造支付凭证以获取银行资金,这类风险案件将直接给我们银行带来资金的损失、同时大大增加了金融运营风险;在传统的电信中也出现了新花样,不法分子知道银行柜面风险防范意识较高,便想方设法将客户引诱至自助设备服务区按照其提示操作,因自助设备区没有专职人员把守,成功率相当高,现在电信成功案件,基本都是在自助设备服务区由客户自行操作造成的。

  3.地域分散、业务分布明显。该行十多个网点,不管是城区网点还是乡镇网点都发生过各类风险案件,可见风险案件随处都有发生的可能性,切不可因为是较为偏僻的乡镇网点而疏忽大意,但是人流复杂的城区网点发生的概率要明显大于乡镇网点,所以城区网点风险防范措施更要充足;另一方面业务量大的网点风险也相对较大,比如两个营业部发生的案例要明显多于其他网点,所以业务繁忙的网点更要加强风险防范,不能仅仅限于业务快速办理,否则风险造成的后果无法弥补。如果疏于防范造成风险的发生,那么其后果将是不可估量的:首当其冲的便是客户资金损失,而且金融风险案件的资金追回难度系数较大;社会影响较大,金融风险案件的产生对社会的影响要远远超过一般案件,因为这与老百姓的生活、企业的运营息息相关,几乎没有人不去银行办理业务,没有人不知道银行的社会服务功能与地位,所以一旦发生风险案件,影响传播的速度将是非常之快、范围将是非常之广;银行自身声誉风险、运营风险加大,众所周知,一旦是由于银行疏于防范造成的风险案件,银行自身的声誉将会遭到极大损毁、客户信任度降低、社会口碑将会受到重创,同时我们银行自身的资金也会受到损失、运营风险与成本也将大大增加。

  针对当前风险防控形势,作为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我们也必须采取相应措施,一方面要加强自我风险的防控,另一方面也要扩大社会影响,提高社会防范意识,从源头把控风险。

  1.海报张贴,宣传折页发放,宣传片展播。网点自助服务区域、客户等待区域、临近柜台等地方均可适当张贴宣传海报,及时起到警醒作用,尽到提醒义务;厅堂摆放适量宣传折页,以便客户随时取阅,大堂经理也可主动递送相关宣传折页,主动提醒告知客户风险,比如一些对公客户为了图方便省事,便用可擦笔填写相关票据凭证,客户自身还并未能意识到可擦笔所带来的变造票据等风险,此时我们的告知提醒义务就显得尤为重要;另外,银行业金融机构也可通过流媒体、网络等制作宣传片并进行大范围地播放宣传,扩大社会影响,形成社会公众压力,从公众角度防范风险,减轻银行业风险防控压力。

  2.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风险防控能力。作为银行员工,只有拥有丰富过硬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风险防控意识,才能第一时间识别风险、堵截风险,维护各方利益。丰富的专业知识可以向客户解释风险的来龙去脉,指导其如何防范风险;较强的风险防控意识能够在业务受理时即能识别风险,将可能造成的损失扼杀在摇篮里。

  3.提高银行业的科技手段,强化技术防范。随着科技、网络、支付手段的不断发展与创新,风险案件发生的形式也愈发新颖,传统的防范手法已不能最大程度地识别、防范风险,金融机构的技术应用也必须与时俱进,要善于运用先进的科技器材与手段,根据业务发展和实践的具体需要优化升级银行业各类的业务系统,在为客户服务的同时也能适时、准确地预防各类风险。

  4.制定严格的操作规程PG电子,完善业务办理秩序。针对日益严峻的风险防控形势,银行业金融机构必须制定详细周密的操作规程,规范员工的操作秩序,严格把控各环节流程的风险,促进员工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将柜面风险尽可能地降到最低,也让犯罪分子无机可乘。

  5.与公安等相关部门合作。通过与公安、检察院等相关部门合作,加强交流与学习,更能及时掌握风险产生的最新方式手段,更能形象深刻的认识到当前所面临的风险防控形势,同时通过经验的总结与交流,不断提高银行业的风险识别技能,在真正遇见风险时能够沉着冷静地应对,及时与门联系,打击不法犯罪。

  发生在齐鲁银行的金融案是近年来比较典型的由于操作风险管理漏洞给银行造成重大损失的案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很多城市商业银行也存在类似的问题。该案件发生的原因包括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两个方面,内部原因主要是指公司治理结构有缺陷,操作风险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外部原因主要是金融监管还存在问题,具体分析如下。

  齐鲁银行年报数据显示,2008―2012年齐鲁银行总资产规模基本呈现增长趋势。其中,2009年和2010年的增长速度达到23.8%和39.8%,是快速增长的两年,究其原因主要是在这两年期间,犯罪嫌疑人刘某某揽入多家大型企业的巨额存款,开始大量利用虚假的存款单据进行金融,使得该行2009年和2010年存款总量和总量的增长速度明显加快。然而受到该案件的影响,齐鲁银行2011年总资产及存总额均比2010年有所下降,到2012年末开始恢复到2010年的水平。

  案例中犯罪分子采用虚假存单进行质押骗取银行,说明齐鲁银行在风险的衡量和管理上存在一定问题。这里对齐鲁银行2008年到2012年的情况和的客户集中度情况按照五级分类进行分析。

  从齐鲁银行五年来的情况来看,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较,五年来齐鲁银行不良比率都高于行业平均值,2010年受到该案件的影响,齐鲁银行不良比率高达13.97%,2011年虽有所下降但仍然达到9.56%,到2012年出现大幅下降,达到1.15%,但仍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0.81%;从不良总额来看,也呈现出相同的趋势。具体分析五级分类可以看出,齐鲁银行次级类、可疑类和损失类金额从2010年开始一直处在较高水平,到2012年开始下降,但是可疑类和损失类总额仍然高于案发前的水平。

  从齐鲁银行五年来的客户集中度情况来看,齐鲁银行总额虽然一直在增长,但是偏高的不良比率和总额反映出质量仍然存在问题,此次金融票据案件的发生也警示齐鲁银行要加强对风险的衡量和管理,在规模不断扩张的同时也要保证的质量。客户集中度指标持续下降,既是对风险管理的肯定,同时也要看到还存在的不足之处,要继续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我国商业银行通过引入境外投资者来降低国有股的比重,改善股权结构。2004年齐鲁银行引入澳洲联邦银行作为投资合作伙伴,当时澳洲联邦银行持有股权比例为20%,是齐鲁银行的第一大股东。而从2009年开始,当地政府开始通过收购其他投资者的股份来增加国家股的持股比例,到2010年国家股占比达到23.54%,已经超过了澳洲联邦银行的持股比例。国家股是有政府部门或财政部门控制的股份,国家股占比过高会弱化公司整体的治理能力。这是因为政府部门没有直接参与企业的决策和管理,而其他中小股东又缺乏实际控制权,使银行内部的治理机制无法达到有效的制衡。

  风险管理机制的运行应以合理的组织结构为依托,从组织结构的设置来看,齐鲁银行不存在机构设置不合理的问题,那么就要进一步分析风险管理机制运行方面存在的问题。其实本次案件的发生早有预警,普华永道在2010年初出具的齐鲁银行2009年审计报告中称:“贵行部分及承兑汇票业务,由第三方共计48亿元人民币的存款作为质押。我们从独立渠道获取的上述业务借款人2008年度财务数据,显示其营业收入与规模不能匹配,且与贵行信贷业务系统中的信息存在较大不一致。”报告中还提到,审计方注意到由担保人提供的存款质押的合法性也存在疑问。出现这样的结果,作为齐鲁银行的监事会理应查明银行内部风险产生的原因,并及时采取措施来防范风险的进一步扩大。然而,齐鲁银行的做法是由管理层更换了外部审计机构。监事会没有起到应有的监督作用,从而导致案件最终发生。

  我国的金融监管机构在对金融机构进行监管的过程中,由于监管体系的不完善,往往把重点放在规模大的国有商业银行上,对于区域性的城市商业银行监管不足。城市商业银行与政府关系紧密,地方金融监管机构难免会受到政府的压力,从而放松了监督管理力度,而且在监管的层面上对于商业银行的日常经营方面的风险缺乏有效的监督措施。除此之外,本次案件中齐鲁银行2009年的审计报告中就有提到银行第三方存单质押存在问题,但是齐鲁银行却拒绝接受该报告强行更换了会计师事务所。根据我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相关规定,负责审计的审计师在发现异常情况或者被审查的银行拒不接受意见时,应该向商业银行上级监管部门报告,本案件被隐瞒到了2013年,可见监管部门确实存在失职。

  近年来,随着住房体制改革进程的加快,金融业对住房开发和消费的竞争力度开始加强,整个住房市场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随着城镇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观念的变化,住房消费成为了百姓实现安居梦想的最有效的途径。而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也为我国银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随着个人住房需求的不断增加,各家商业银行个人住房业务蓬勃发展,竞争激烈。但是,在大力开展个人住房消费信贷业务的过程中,诸如按揭人风险、抵押品贬值风险和提前还贷风险等各种风险日益积聚,严重威胁银行信贷资产的安全,而且对银行资金体系的稳健运行将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如何在促进住房产业健康成长的同时,规避和防范住房消费信贷风险,是值得我们关注的课题。本文采用对比分析与实证分析的方法,从住房消费信贷的基本概念入手,对我国某一商业银行实施住房消费信贷风险管理和国外实施住房消费信贷业务的经典案例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将美国和日本在实施住房消费信贷过程中的情况与我国情况进行对比并结合我国在实施住房消费信贷业务中风险管理的不足,提出了完善我国住房消费信贷风险控制的一些政策建议。按照以上思路,本文分为四章进行详细地论述:第一章为住房消费信贷及其风险概述。本章从消费信贷的基本概念入手,介绍了个人住房消费信贷的涵义及其特点,指出个人住房消费信贷是指银行向借款人发放的满足其以住房消费为目的的信贷业务。它具有额度大、期限“长”(跨度大)、安全性与风险性并存、管理成本相对较高等特点。然后在此基础上结合住房消费信贷的实践情况分析了目前商业银行在开展住房消费信贷业务中面临的主要风险,诸如:开发商的风险、借款人的风险、中介机构的风险、抵押物的风险、银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利率和通货膨胀风险等。第二章为我国住房消费信贷风险的管理——以农业银行为例。本章从介绍农业银行四川省分行在开展住房消费信贷时对相关风险的管理入手,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对住房消费信贷风险的管理措施,并对农业银行四川省分行的风险管理情况进行了评价:从总体上来看,农业银行对个人住房消费中存在的开发商风险、借款人风险、抵押物风险等都采取了一定的措施加以管理;就农业银行目前的实施结果来看,2005年末,农行四川省分行个人住房余额为125亿元,不良1.87亿元,占比1.5%,这一比例是较低的,说明该行个人住房风险管理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是,由于个人住房不良存量存在着上升的趋势,投放到收回的时间跨度长,很多住房还没有真正进入风险高峰期,不良的处置程序也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不良的真实水平。另外,在开发商风险管理、借款人风险管理以及贷后管理等方面也有很多不足之处,隐藏了实际风险。因此,真实风险状况仍然不容忽视。第三章为发达国家实施住房消费信贷的案例及其对我国的启示。文章首先针对美国20世纪80年代的储贷危机的案例进行了分析,揭示出美国发生储贷危机之前节俭机构的运作模式以及资金来源与运用结构与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具有相似之处,而这几点正是导致美国储贷危机的深层次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美国储贷危机对我国的启示:(1)商业银行应积极扩大信贷链条,增强抗风险能力。间接融资为主的住宅金融体制其信贷链条短的弊端直接导致了节俭机构抗风险能力不足,我国目前大多数住房也采取的是这种间接融资的方式。要增强我国商业银行抵抗住房消费信贷的能力就必须要扩大商业银行的信贷链条;(2)商业银行在一定范围内存在资产负债的期限错配是很有必要的,但是这个缺口应当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商业银行要通过各种渠道来扩充自己的资金来源,增强资产的流动性,同时运用各种金融工具减少利率风险并加强对住房消费信贷的审查和监管;(3)要做到审慎监管和对危机的及早反应。即使在美国,金融机构一般也不能准确地预测经济下滑和金融形势的突变。因此,稳健经营和审慎管理,避免过高的业务风险是十分重要的。本章第二部分通过对日本20世纪80年代住专危机的案例分析,得出了住专危机的发生既有本身的制度因素,也有外部因素的结论,并在分析住专危机发生的深层次原因的基础上,指出了住专危机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启示:(1)商业银行应加大对内部控制重要性的认识。住专公司破产的主要责任在公司本身内部管理的混乱和经营的不善。这对于我国商业银行进行个人住房消费的风险管理具有极大地警示作用;(2)应减少政府对商业银行的干预,增加银行体系的透明度。日本为了发展,对银行采取了过分干预的政策,长期处于政府的干预和缺乏应有的透明度是中国金融体制与日本金融体制共有的弊病,由于政府过分干预和保护,使银行风险意识淡薄,缺乏竞争。因此,如何强化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意识,提高金融机构自我发展的能力,使它们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负盈亏、自担风险的现代企业型金融机构是保证中国金融安全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3)商业银行应加强对抵押品贬值风险的控制,不能过分迷信抵押品的价值。住专公司过分迷信抵押品的价值,忽视抵押品的贬值,随着日本的破灭,住专公司的不良债权也一天天地看涨,最终走上了破产之路。我国目前的住房抵押市场前景颇好,很多银行把这一块当作优良资产来看待,殊不知,抵押品也有贬值的时候,对房产市场不能盲目乐观,对抵押品贬值的风险不能掉以轻心。第四章为提高我国商业银行住房消费信贷风险控制能力的思考。本章在综合美日实施住房消费信贷过程中的案例与我国的对比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商业银行在控制住房消费信贷风险中的不足,提出了对完善我国住房消费信贷风险控制的一些建议。第一部分从银行内部的风险控制出发,提出了商亚银行在进行住房消费信贷风险控制时应加强的措施。该部分分为两个方面,首先提出了银行内部应设置个人住房消费信贷业务风险防范屏障,其中包括严格借款人和开发商的准入门槛、加强对抵押物的评估工作等。其次说明了商业银行应设置风险控制线PG电子,包括加强贷后跟踪管理、完善银行内部风险管理体系、对客户进行分类管理、建立健全违约处置机制、加强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和利率风险管理、加大金融创新力度等;第二部分的措施则是从银行与外部的合作意图出发,控制住房消费信贷风险即实施风险转嫁。首先提出了商业银行应积极扩大信贷链条,发展抵押证券化。其次提出了商业银行要加强与保险公司的合作,建立和完善住房保险机制,利用保险转移风险;第三部分则是从银行外部环境出发,提出了政府应在保持银行体系透明性的基础上加强宏观调控,完善法律法规等配套设施建设,为商业银行控制住房消费信贷风险提供保障。该部分分为四个方面进行论述,其一是完善与住房金融相关的法律法规,其二是加强社会住房保障机制建设,其三是建立和完善政府担保制度,其四是应建立全国性的信用评级机构。目前,国内外对于住房消费信贷风险控制的研究已经达到相当的深度和广度,但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和国外经典案例进行对比分析的文献还较少。由于我国商业银行开展住房消费信贷业务较国外起步晚,因此我国对于风险控制方面的研究成果并不丰富,专著甚少。本文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全面深入地分析我国商业银行实施住房消费信贷业务风险控制的不足之处,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与国外经典案例的对比分析,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政策建议。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其一,通过分析某一具体商业银行对住房消费信贷风险的管理,指出我国商业银行在控制此风险中的不足之处;其二,通过对比分析国外经典案例发生的深层次原因与我国目前类似的情况,提出对我国的启示。最后,在这两条线索的基础上得出提高我国商业银行住房消费信贷风险控制能力的政策建议。关键字:住房消费信贷,风险控制,储贷危机,商业银行

  金融新常态指为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当前我国金融领域出现的新趋势和新特征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随着我国经济增长从高速转为中高速,金融业整体增长速度逐步回归正常;二是金融结构调整日趋频繁,开始进入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期;三是金融产品创新日趋多样化,金融脱媒、去实体化现象越来越突出;四是金融市场化和国际化进程步入快速通道,金融干预与金融自由化之间的博弈愈发激烈;五是互联网金融成为金融发展重要分支,发展势头强劲,被誉为下一个经济增长引擎。

  在金融新常态下,金融风险犹存且呈不断放大态势,人为因素在金融风险诱因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因此,在金融新常态下对金融从业人员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而职业道德是金融从业人员必备的核心素质。金融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甚至决定其从业时能否遵守有关金融准则、是否善于规避风险、是否敢于承担责任、是否顾忌他人利益等,进而影响、决定金融风险或危机是否发生、金融风险或危机发生后是否能快速得以控制。从某种程度上讲,金融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水平的高低是金融行业稳定与否的关键因素,更是金融新常态下金融能否稳健发展的决定因素。因此,加强金融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主动适应金融新常态,成为当前金融运行和发展的重中之重。

  一般而言,金融职业道德有两种培育方式,即金融机构对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和高校金融职业道德教育。高校期间是人一生中最关键的思想塑造期,是金融职业道德教育的初始阶段,也是最重要、最关键的阶段,将职业道德教育托付给金融机构是不可取的,因此本文着重考察高校金融职业道德教育。在金融新常态下,金融风险性越来越强,金融能否稳健运行的关键在于金融从业人员自身的职业道德。高校金融职业道德教育缺失会导致高校毕业生缺乏基本的金融职业道德,毕业走上金融工作岗位后对金融职业道德的概念和行为准则模糊,极易成为金融风险的爆发点。因此应该加强高校金融职业道德教育,主动适应金融新常态。

  邹宏秋(2007)认为金融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修养和金融机构整体形象密切相关,因此财经类高职院校应加强金融职业道德教育,并提出高职金融职业道德教育改革思路。蔡庆丰等(2009)提出高校金融专业的毕业生是未来金融领域的主要从业人员,对其进行职业道德和风险意识教育及对我国金融业稳定健康发展意义重大。方建珍(2009)将金融专业知识教育比做“有形的手”,而金融职业道德教育则是“无形的手”,两者缺一不可,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侯定凯和李明(2009)认为目前财经类高校片面重视学生经济利益方面的教育,而忽视如何做人的教育,财经类高校应该将伦理道德教育和经济学基本理论知识相结合,促使学生的专业知识素养和职业操守素养同时提高。梁琪(2009)分析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金融学教育的影响,指出我国高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对职业操守教育重视不够,高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应将职业道德教育和专业知识学习紧密结合[1]。徐学锋和马欣(2010)指出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对金融行业及金融专业学生的就业影响重大,并提出我国高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思路[2]。连英祺(2011)提出金融行业由于其特殊性,职业道德缺失的危害会被放大。高校作为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的主力军,应该根据时代要求和行业特点,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安排相应的金融职业道德教育内容[3]。

  高校金融职业道德教育至关重要,但是目前我国高校在金融专业学生培养上往往忽视职业道德教育,造成职业道德教育缺失或者流于形式,难以达到应有的教育效果。

  不是只有师范、法学和医学等专业学生在校期间才需要接受专门的职业道德教育,与道德紧密相连的金融专业需要职业道德教育,然而大多数高校都忽视这一点,片面重视对学生金融专业课程的教育和专业技能训练,认为高校金融职业道德教育可有可无,对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生涯影响不大,职业道德教育只是枯燥理论的灌输,而且教学资源有限,金融职业道德应该由学生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结合实际工作加以培育才能得见成效,于是将金融职业道德教育流于形式,甚至直接省去职业道德教育部分[4]。

  职业道德教育不仅是高职院校的需要,本科院校也不可缺少,因为不管是高职院校还是本科院校,金融专业毕业的学生最终都要走上工作岗位,都要成为金融从业人员,都需要具有良好的个人修养和职业操守。目前一些职业技术院校有职业生涯规划与创业实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等类似课程,而本科院校一般只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两者都只具有一些和金融职业道德稍微的课程,这些课程都是公共课,往往是一个年级同时上课,不分专业,从而造成金融职业道德教育缺乏针对性,这些公共课涉及的职业道德相关内容太少、太肤浅,而且偏重理论,难以达到教育效果[5]。

  金融职业道德教育与金融发展现实相脱节主要表现在金融职业道德教育局限于三字经式说教、缺乏金融职业道德案例教学、缺少具有实际金融工作经验的教育工作者等。当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金融作为社会经济的核心,发展速度更是日新月异,高校金融专业知识教育很难跟上实际金融发展步伐,更不要说原本就落后的金融职业道德教育。金融职业道德教育仍局限于传统的一成不变的说教,相关案例短缺且陈旧不加以更新,同时具有实际工作经验的师资力量匮乏,难以将实际金融业务中需要的职业道德和书本理论知识融会贯通,学生对金融职业道德的认可度和接受力无法提高。

  首先,加强高校金融职业道德教育是时代需求。风险性是金融新常态下的典型特征之一,既有系统性风险,又有非系统性风险,系统性风险无法消除,而非系统性风险可以加以分散,道德风险是典型的非系统性风险,对金融经济的损害不可测。在金融新常态下,金融能否稳健运行的关键在于金融从业人员自身的道德素质,在金融新常态下应该加强对金融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关注。其次,加强高校金融职业道德教育是行业需求。金融行业是信息高度不对称、风险高度集中的行业,金融从业人员的道德风险引人注目,金融业对从业人员的道德素质和职业操守要求非常高。如果金融从业人员缺乏应有的道德素质和职业操守,那么将影响金融业的稳定健康发展,甚至引发金融危机。最后,加强高校金融职业道德教育是人才培养的需求。目前我国高校金融人才培养普遍存在重金融专业知识和技能教育、轻金融职业道德教育的现象,如此培养出来的金融从业人员是十足的“经济人”,忽视自己应有的“道德人”角色,虽然专业上过硬,但道德水平低下,能力越强的人犯的错越大,因此加强高校金融职业道德教育迫在眉睫。

  高校金融专业学生是未来金融行业的主要人才,高校期间是培养金融职业道德的关键时期,在高校期间加强金融职业道德教育,促使其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习惯,规范从业后的自我行为,有助于适应金融新常态、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本专科阶段主要以行为金融职业道德教育模式为主,即侧重于金融产品投放和收回方面的职业道德教育。毕业后在金融机构工作的要做到吸收存款不欺诈,发放不盲目,与企业实际需求相匹配;毕业后在企业投融资部门工作的要做到不盲目、不骗贷,合理规划投融资需求。研究生阶段主要以意识金融职业道德教育模式为主,即侧重于金融产品和制度研发时的道德意识性教育,降低主观因素对金融产品和制度开发的影响。金融产品设计要符合市场需求,风险控制制度要实际、有效、可操作,不能存在人为欺骗因素,更要减少或避免人为因素引起的金融产品或制度缺陷。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根据课程内容选择与金融实际工作相关的案例贯穿其中,引发学生对案例多方面地分析和思考,这样不仅使学生对金融实际工作中的职业操守和职业道德修养有更直观的了解,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理论和实践教学的统一。在案例教学中,选择的案例要具有代表性和启发性,以金融职业道德课程教学项目为导向,同时老师和学生的角色定位要明确,学生是主角,老师起引导作用,如此通过案例教学才能提高学生对现实金融市场的认识,提高学生对职业道德的感知[6]。

  高校金融专业应该和金融机构建立紧密联系,实行校企合作,开展各种主题教育活动,聘请金融机构的优秀员工作为校外兼职人员,举办专题讲座、座谈会等,对高校金融专业学生进行入职培训及职业操守教育[7]。聘请来的校外专业人士凭借其丰富的实际金融工作经验,将金融职业道德融于实际金融工作中,便于赢得学生好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金融职业道德规范的认可度。

  相比开设金融职业道德的专门课程而言,在所有金融专业课程中安排足够职业道德内容,用渗透、熏陶的方式加强学生的职业操守更可取[8]。高校金融职业道德培育不能依赖思想道德修养这门公共课,应该让所有金融专业课老师担负起金融职业道德教育任务,在金融专业课中将职业道德和专业知识紧密结合,将职业道德教育的原则和规范全方位、全过程融入专业课程中,并从教学大纲、课程安排、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予以贯彻落实,提高学生的金融职业道德境界,培养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金融专业人才。

  诚信即诚实信用,信用既是道德范畴,又是经济范畴,金融职业道德教育必然包含诚信,诚信是金融职业道德的核心内涵。目前高校中借故旷课、考试作弊、剽窃论文、材料造假等诚信危机事件较严重,如果在校期间这些诚信缺失现象得不到有效纠正,那么从业后将会演变成职业操守问题[9]。而金融是典型的信用经济,诚信是金融的生命线,金融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缺失会增加金融风险,甚至引发金融危机。因此加强高校金融职业道德教育,如积极开展各种以诚信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建立个人诚信档案,在评奖评优中增加诚信比重,通过各种活动培养诚信意识,将诚信观念深入人心。

  法律和道德是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一般来说,大部分人会通过道德教育实现自律,主动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而对少部分人来说,道德教育作用甚微,需要用法律强制约束其行为。因此如果要使金融从业人员保持良好的职业操守,仅靠道德教育是不够的,还需要加强相关法律教育[10]。金融类从业人员经常与钱打交道,面临的较大,如果从业人员具有较强的法律意识,就能主动以法律自觉约束、规范自己的从业行为,经得住金钱和的考验。

  在金融新常态下,金融风险犹存且呈不断放大态势。金融风险不仅包括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信用风险,还有道德风险。金融业是以信用为基础的高风险行业,受人之托、代人理财,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如果人存在道德风险,那么委托人的利益将会受到损害,美国次贷危机的深层次原因就在于金融从业人员的道德风险[11]。高校金融职业道德教育重点加强风险意识教育,开设如金融风险管理的类似课程,通过案例教学,让学生了解金融风险定义、分类及如何规避风险、减少损失,树立和强化金融风险意识。

  金融行业节奏快、压力大,良好的心理素质对金融从业人员来说至关重要。心理素质教育是高校金融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高校学生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在成长过程中没有经受过什么挫折,心理承受能力弱,心理素质薄弱。高校在加强金融职业道德教育过程中通过让学生参加模拟炒股大赛、银行技能大赛、保险竞赛、投资理财竞赛等,提高学生的适应环境能力、抗打击能力、心理调整能力等心理素质。

  [1]梁琪.浅析金融危机对金融学教育的影响与启示[J].甘肃金融,2009(10):4-7.

  [2]徐学锋,马欣.我国高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发展的建议[J].高等教育研究,2010(5):87-88.

  [3]连英祺.高校金融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的职业道德教育问题浅析[J].金融经济,2011(8):106-108.

  [4]方建珍,杜伟岸.金融危机与金融教育的“道德奠基”――以CFA考试为鉴[J].理工高教研究,2009(8):5-8.

  [5]何森林.高职专业职业道德教育缺失的成因探析[J].教育与职。

 
友情链接
PG电子·(中国)官方网站

扫一扫关注PG电子

热线电话:13915574022  公司地址:广东省广州市PG电子·(中国)官方网站
Copyright © 2012-2024 PG电子·(中国)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HTML地图 XML地图txt地图   苏ICP备20210502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