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13915574022
您当前的位置: PG电子官方网站 > 新闻中心
  NEWS

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PG电子众法总围绕金融、科技、供应链三位一体探讨供应链合规心得与经验

发布时间: 2024-02-16 次浏览

  PG电子众法总围绕金融、科技、供应链三位一体探讨供应链合规心得与经验本文根据金融、供应链及科技合规圆桌嘉宾在2022法盟WeLegal中国企业合规战略峰会的分享整理

  我们知道,供应链管理的合规始终被视为企业风控、内控的核心组成部分,我们经常讲,供应链管得好,企业死不了。近年来,我们国家的监管机构、行业协会,从整个法律体系、规范、政策方面对供应链合规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也成为了企业重视供应链合规管理非常重要的外驱力。在监管加强的大环境下,如何加强供应链合规管理意识、如何搭建和完善供应链合规管理体系、如何提升供应链合规管理能力,已经成为了企业发展非常重要的议题。

  今天这个圆桌的主题,我们认为是以供应链管理为核心,无论是科技还是金融,都是紧紧围绕供应链管理这个核心来提供产品和服务,今天我们就是围绕科技、金融、供应链管理三位一体来聊一聊供应链合规的话题。

  王总,您一直深入企业的内控流程体系和风控管理,是非常优秀的业务型法务,请您分享一下在工作过程当中,对供应链管理这方面的合规心得以及经验分享。

  王静:大家好,我是王静,这几年除了法务工作PG电子,我还要负责企业内控管理工作,以前做法务的时候,我一直觉得流程是制度的体现,随着越来越多参与到业务流程的构建和再造工作,认知上有了些改变。有的时候我们做制度的时候流程体现不了制度,制度无法真正体现流程要表达的内容。我和业务团队沟通的时候发现进行整体风险管理评估的时候,发现供应链是业务核心中的核心,而供应链体系非常庞大,不仅仅是供应商选择,招投标,签订合同就可以的。对于绝大多数实体企业而言,供应链体系包括上下游产品的选择、生产、存储、交付、运输、资金、产品质量等所有缓解,这些都共建了完整供应链体系,一环扣一环。而我们做传统法务的时候,仅仅关注了某些法律风险,点对点的看风险,是不够全面的。法务和传统合规的视角更多放在法律和资金风险上。但是我在进行供应链流程设计和搭建过程当中,业务人员视角不仅仅在某个点,也不仅仅是业务的达成,而是在一个完整业务中评估整个环节节点,形成一个完美的业务闭环,最终实现商业价值。法务也好、内控也好,合规也罢,大家都是在摸索中前进和改善。

  我认为,我们应当更多在关注整个供应链体系搭建的过程当中,而不仅仅是割裂整个体系的个别法律风险点,我们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制造成本、采购成本、资金成本、人力成本怎样在流程当中最优化,降本增效到底怎么实现,核心点在哪里,识别出来,那合规的控制的核心也就出来了。我在这两天刚刚和我们一个供应链负责人在谈,在进行销售过程当中怎样把资金成本降到最低,计算资金成本的时候其实和整个供应链流程以及体系搭建是有关系的。我今天还在摸索,我个人觉得大家可以在供应链真正的体系合规的搭建过程当中,了解供应链到底涵盖什么,相信很多会计师事务所也好、咨询公司也好、银行也好、制造业公司也好,他们都会关注,但是很遗憾,大家还是关注流程本身体系的运维甚至是审批环节,但是有关注到真正的供应链的内核是什么。

  史李寅:我们知道汽车,尤其是新能源汽车,供应链非常长、非常复杂,请孙总分享一下,在如此长、复杂的供应链管理中,理想汽车作为供应链核心企业,在整个供应链整体管理中,您看到的一些风控点以及合规的经验。

  孙谷:对于供应链的复杂和供应链的重要性这是毋庸置疑的,从我个人来讲,我原来在互联网行业做了很多年,也是一年之前加入到理想汽车,这是我第一份真正接触到供应链管理的行业,这种对比还是非常强烈的。实际上制造业,尤其是新兴的制造业,如果完全传统的制造业整个供应链管理相对来讲是有流程和经验所在,但是对于理想汽车行业相对来讲比较新兴,但是没有那么新,再怎么样也是汽车,汽车这个行业已经存在很久了。无论这个行业还有我们自己公司也有7年时间,其实还是有很多需要去闯或者自己需要摸索的东西。

  我们现在管理供应链也是用了一套既有的流程,借鉴了很多现有汽车公司的流程,目前理想汽车在工作当中PG电子,尤其对于供应链的安全管理上我们大概识别出来两个比较新兴的问题,这是之前大家在汽车行业没有特别关注的两个点:第一,标准必要专利,这个事情在通信行业会讨论它,因为在这个之前汽车是没有通信属性的,现在有了智能空间,从智能空间开始,我们现在再挑一个新势力的车,很难想象它是一个断网状态下的车,无论导航也好、语音交互也好,标准必要专利就进入到汽车行业来了。目前中国汽车行业还没有被所谓的非实施主体和专利池的组织打击,但是这件事情在法律风险前置的识别当中已经识别出来了。在这个视角下,我们内部也和很多专家,包括我们自己也做了识别,所以面对新问题的时候对供应链管理有这样一个思路。最简单的问题是,如果标准必要专利是一个将来会被爆发的点,这个攻击点会来自于谁。有可能是友商,我们当然讨论这个可能性,会不会?我们觉得不太可能,截止到目前为止所有友商也好,其实还没有具备所谓的标准必要专利的能力,但是这件事情给我们划了一个巨大的问号。所有头部的新能源汽车或者智能网联汽车都在做自己标准的自动驾驶,有一个自动驾驶的外包公司来做制定一个标准还是各个主机厂来做,目前不讨论哪一个更好,现实状态下每一个主机厂、车厂都在自己做,将来是否有可能在自动驾驶上产生所谓的标准必要专利,这个地方我们会持续和友商之间进行沟通,这也是供应链非常大的风险。

  在这个情况下,我们不考虑这个事情的话,友商在目前短期内,我们自己也不具备标准必要专利能力,大家也不会有。

  之前我们在线下也讨论很多,我们最主要的供应商,芯片厂商是否会成为一个标准必要专利,他们有这个能力,但是他们是这个专利的实施方,最大的诉求是我要产生更多的化学连接,卖更多的芯片,他们并没有动力做这件事情。

  谁最有可能呢?就是非实施主体,NPE和国内、国外专利池组织,不会实施这个专利,这个专利拿来就是要赚钱的。就欧盟和美国来讲相比于中国他们专利诉讼成本是很高的,如果有一个专利池要打击所有汽车企业,找一个律师和美国找一个律师,要的律师费是不一样的。而且还有一个巨大风险,中国法院在所有专利诉讼胜诉案件当中给出的禁令,在中国法院取得专利禁令是非常简单的事情,但是这个对于任何一个主机厂、实施方、车商都是非常重的负担。无论我们看美国的案例还是欧盟的案例,相对来院是非常审慎在用,所以他们要打更多是谈判,而在中国如果还保持目前禁令给出这么方便的情况,是没得谈的,对于这件事情来讲,我们一定要把这个风险提前识别出,而不是供应链真正出现这个问题再谈。

  目前来讲行业内,包括我们的友商都在做两件事情,提前预防这个风险:第一,大家或多或少加入或者组织一些SEP标准必要专利应对联盟,一个车商或者任何一个主机厂谈这个事情力量比较小,我们如何联合在一起谈,如何大家一起应对这个事情,它是专利池或者非实施的联盟,我们这边是否有一个联盟谈,而不是自己谈。第二,其实要想办法影响法律实施过程当中对于禁令,尤其是专利禁令可以随时给的状态,这个很难,但是是需要我们长期做的事情。第三,如何判断供应链是否安全,一定要做提前的监控体系,这又是一个难点,中国的司法判决不是实时上网的,所以我们会有一个滞后性,如何前置性的感知这件事情成为我们目前重大的问题。

  还有就是美国的出口管制,我们理想汽车还没有出口,只要我们供应链有美国元素必须审查和报备,如何在整个体系内建立一套完整的系统而不是流程,把预警性的东西先分析出来,然后打标签,看看如何运用在整套体系当中,到底是哪方面是禁止的,而且要识别最终用户和最终用途,好像汽车最终用途就是开、最终用户就是人,这个人是什么身份,车开到哪里去了,有没有政府采购或者做其他用途,这些都是风险,这种风险提前预测需要完整性的、系统型的组织流程。

  史李寅:孙总向我们展现了当科技进入到传统供应链的时候,我们做供应链合规管理需要有全新的视角。我们谈供应链管理,是需要核心企业把供应链上下游各方的资源、行为和组织协同起来,如果没有核心企业,供应链是一盘散沙,今天我们谈供应链金融这个话题,前提也是基于核心企业供应链组织和管理能力,这是大前提,然后才能够开展供应链金融服务。今天也有两位银行合规的负责人,请问华瑞银行的王总,请您介绍一下供应链金融业务,以及在业务当中做风控合规的要点。

  王一超:供应链金融主要解决的就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就是怎样使做好普惠与银行的发放能够切实的落到实处的问题。我举一个行业为例,以建筑行业为例,在这个供应链金融链中分为四个法律关系主体:第一,上游企业,就是供货商、供应商;第二,供应链的管理企业;第三,核心企业,就是供应链需求端的建设方;第四,银行放的主体。

  在这四层法律关系当中,银行怎样做一个嫁接,这是关键。业务流程中先有核心核心企业订单、再有供应商订单,供应商通过物流配送商品至核心企业指定场所并经有权签字人签收,履行供货义务,经供应链管理企业组织商务订单、物流配送及签收等全套材料,经对账后,核心企业履行合同付款义务。在上游企业和供应链的核心企业建立的买卖合同关关系中,牵扯到货权的确权关系和银行作为银行放款的时点。华瑞银行做的供应链金融里引入一个比较关键的点,就是引入了供应链的管理企业,这也是当时华瑞银行的创新,同时也获得了上海市金融产品创新的嘉奖。在这里把货权确权的时间点作为银行放款时间点作为放款时限。以前核心企业收到供货商的货放到指定的地方以后需要过一段时间,一般周期180天以上,这个时点才能够得到货款。引入供应链管理企业和银行方的金融创新产品,我们可以在核心企业确权收到货三天之内银行端可以把款项放到供应方企业。这个大大缩减了在上游供应商的资金流的问题。通过整个法律关系的搭建,我们有效的解决了商物流、资金流、物流三个流的闭环整合,形成完整的证据链,使供应商在确权主体、确权时限得到闭环和归整,进入供应链管理体系中,把三个维度的流整合在一起,供应链管理企业掌握了确权、关系、单据、物流的单据以及有权签字人的单据。银行会直接和这个供应链管理企业进行日常的沟通、贷后的三查。当然,不排除直接也会到供应链最底端的核心企业进行实际的回访。

  通过刚才我说的整个三个流的假设:商流、物流、资金流的融合整合,解决了中小企业最上游的供应企业的资金流的问题,也是倡导的如何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难的问题,这也是目前银行在获取自己的目标客户更好的反馈社会,怎样做一些创新的普惠类的,这也是华瑞在这个领域的探索创新。金融产品的创新,很大程度上是多种担保方式的嫁接和运用,在此与各位共勉。

  史李寅:今天正好有理想汽车在场,汽车金融也是供应链金融中很重要的模块,中午我们还在聊,去4S店买车,不仅介绍车,很重要的一部分在向车主介绍车贷方案,在汽车金融这方面,中信银行有什么产品和服务,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作为法务风控要关注哪些方面?

  郭钏:4S店去买车的时候给消费者推销金融产品和供应链不是特别相关,主要是消费场景的消费。汽车供应链是银行在做供应链融资服务中比较早介入的一块业务。国家也一直在倡导,金融企业必须和产业相结合,这样才不忘记金融行业的初心和使命。因此,汽车供应链主要集中在B端,而不是在C端客户。B端客户分为厂商、一级经销商、二网经销商,围绕这三个层次做金融服务。

  大家知道,供应链中必须要有一个基于核心地位的市场主体,它可能是一个信息流的主导者,也可能是一个物流的主导者,在汽车供应链中,这个角色天然的或者当仁不让的就应该是汽车厂商。在新车采购中,银行对经厂商授权的经销商提供融资,专项用于经销商向厂商采购车辆,银行通过监管车辆合格证并取得车辆抵、质押权,从而控制经销商的销售回款,根据经销商销售回款释放合格证及车辆,当经销商不能清偿债务时,厂商承担调剂销售、见证回购或见车见证回购等责任。我们把这样的模式称为三方网络融资模式。这种模式也有变种,就是在没有汽车厂商参与的情况下,银行直接为经销商提供融资,专项用于经销商向厂商采购车辆。这种,我们称之为准三方网络融资模式。

  一是在先的担保权利,如浮动抵押。经销商可能在向其他机金融机构融资时,办理了在先的浮动抵押登记,以它现有及将来的车辆均作为抵押担保财产。此时,银行会比较审慎地开展业务。当然,在民法典施行后,银行面对上述情况也可以利用第416条规定的价金超级优先权来保障信贷资金安全。

  二是车辆合格证的问题。汽车虽然不像房子那样价值那么大,但是换车频率越来越快,尤其新能源汽车出来以后,这样的情况下,对于经销商而言他们采购车辆的频次越来越高,如果按照传统的模式去做,可能并不符合融资短平快的要求。但在准三方模式下,由于没有厂商参与银行,无法通过协议约定厂商交付合格证,而是经销商根据与厂商的购销合同,厂商直接将车辆合格证交由经销商、经销商再交给银行或者监管方,因此核心风险点在于银行很难确认,经销商交付的合格证是真实的且唯一的,也无法判断它是否存在着伪造、变造的问题。因此,控制好真实且唯一的合格证,这是对经销商较为有力的约束手段,因为交给车主上牌的时候必须要有合格证,也成为银行风险缓释的重要手段。合格证很重要,但它不是物权凭证,车辆合格证收押也不属于质押或者留置,不能对抗第三人,仅凭车辆合格证收押、保管不设立质权。

  供应链最核心的一点是各个层次、各个厂商、各个服务商之间的信用。只有大家都是基于一个非常良好的信用关系,更简单的风控措施才会体现出供应链融资便捷、融资快,解决上游融资难的问题。

  史李寅:郭总告诉我们,在供应链金融中信用极其重要。现在供应链场景越来越复杂,对供应链的创新也越来越重视,不论供应链管理还是供应链金融,支付机构都是非常重要的核心角色,连连支付在支付领域中具备重要市场地位。请教一下朱总,支付机构在供应链管理、供应链金融中扮演了什么重要角色以及产生的价值是什么?金融科技也在快速发展PG电子,支付机构在这方面有什么合规的注意点?

  朱军:我是连连国际的朱军,连连是一家专注于服务于B端商户的支付集团,连连国际是连连集团下的全球支付服务平台,2015年的时候开始全面涉足跨境支付行业,经过六七年发展,现在在全球各个主要国家,包括香港、美国、英国、新加坡、巴西、泰国等地方都已经建立了自己集团内的持牌机构,也逐步形成了能够覆盖全球最主要国家的集团支付网络。连连国际的特色和今天圆桌主题供应链也很相关,我们是有能力为跨境供应链提供支付服务的。大家知道,支付机构建立的初衷和价值立足点在于支付为民,我们要解决从银行到客户的最后一公里的支付问题。供应链场景中,这个最后一公里的支付问题分场景来讲,非常复杂。比如很多供应商没有办法在同一家银行全部开立账户,这种情况下支付机构可以帮忙衔接供应商,形成一个网络。当然,支付机构背后也是银行,也感谢银行伙伴的支持。

  我的体会,支付机构能够深入到供应链这个场景提供服务是和供应链整个的数字化和线上化的深入非常相关,换句话说,如果没有数字化、线上化供应链的操作,支付机构是很难切进来的,因为大家都要去银行一单一单的办理业务,这个时候支付机构并没有办法发挥巨大价值。

  随着供应链深入的线上化和数字化,支付机构可以扮演的角色越来越大。刚才王总也介绍到,华瑞银行业务场景当中有供应链的管理企业,在支付领域我们叫“平台”。平台就是汇聚供应链当中信息流非常关键的角色,这个平台有可能是主干企业自己经营的,也可能是第三方公司经营的。平台形成,我们把供应链信息交换能够彻底线上化,可以大大加速资金和信息的流动效率。

  供应链金融最大的目标其实是为了满足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问题,因为信用信息没有地方累积和传递,如果有了这样一个平台的管理,把所有信息汇聚到一起的时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比较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因为参与方在同一个平台上能够看到供应链上所有的供应商、经销商自己的信用状况,也有利于我们银行的合作伙伴去评估和决定是不是能够放贷以及额度是多少。支付机构随着线上化的程度加深,对支付资金流自动化处理越来越完善,可以根据银行合作伙伴(有的时候主干企业也会涉及到赊销,也会提前放货)的要求在资金网络中有条件控制资金流,这些也都是支付机构能够带来的价值。

  刚才提到连连国际其实是一个全球支付网络,在跨境供应链当中,比如当供应链中的经销商是海外的小B,采购你的汽车或产品到海外去分销,这个时候你不一定非常的了解它,因为太远尽调很难信息非常有限,但你一定需要知道他们的信用状况怎么样,这个时候存在一个平台企业累积相关海外商户的信用信息,以及当支付机构深耕行业能够累积额外的信用信息的时候,就可以帮助主干企业和资金提供方做出决策。这些是从支付机构的角度来看我们怎么能够切入供应链、能够发挥最大的价值。

  第一,财税合规、业务流程合规,对支付机构来讲很重要。刚才大家都提到资金流、货物流、单证流(线上化后叫做信息流),三流合一对于业务真实性审查非常重要。我们有一些复杂的供应链或者大的企业集团,开了很多公司,境内也有、境外也有,大家一看这些公司是干什么的,很像墙上的钩子,是用来挂业务的,可能会为了一些目的,比如说税务筹划等等,在自己的集团内一群关联公司之间做一些业务安排。这个业务安排比较影响到支付机构对业务合规性的判断。如果业务安排没有办法解决资金流、单证、物流逻辑上的一致性,这个业务可能存在风险。

  第二,作为金融机构来讲,我们非常重视反洗钱和制裁合规。我们一般对主干企业做比较详细的尽调。如果主干企业在供应链本身的制裁筛查方面,在供应商挑选的尽调方面做的比较完备,那么这个企业在支付机构的风险的评估中可能属于比较低风险的,对支付机构本身提供方案是有极大的好处,在单证和尽调以及日常检查方面,可能多会比较稳健,业务流程也会比较顺畅。

  第三,谈到一个概念叫做账户。复杂的供应链有多级,里面会形成比较复杂的资金网络。这里会形成一个账户运用的合规性问题。支付账户在监管是有比较明确的定义的,不同于记账簿。大家和支付机构合作的时候也要关注这一点,凡是一个拥有基础的记账、收取资金以及能够用余额支付资金的工具,就形成了账户的概念。市面上有很多的账户产品,但是大家可能要关注一点,一旦你的供应链复杂到需要使用全功能的账户,不可避免的就是你的链上的参与者都需要经过支付机构的开户意愿的核验,这个可能比银行稍微方便一点点,支付机构可以用一些科技的手段,比如说人脸识别、识别这些手段做远程的开户核验。

  其他一些方面,也是要关注的,比如说数据安全、网络安全,特别供应链延伸到海外,要特别关注境外跨境数据传输的问题,这方面我不展开了。

  刚才主持人问到科技的发展对于支付机构提供服务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我的思考,科技的发展本身没有好坏,它是一个自然发生的现象,是遵循人的本性,人的本性就是不断追求。科技发展会带来很多效应,一方面使一些比较传统的手段会失去作用,比如说单证,现在单证流变成了信息流,信息流可追溯性怎么样、可篡改性怎么样?虽然法规对支付机构提出了很明确的要求,要求支付机构收集电子单据的时候要确保可追溯性、不可篡改性,在现实当中其实需要很多的新兴技术来解决这个问题,比如说区块链、加密技术。在他们广泛应用之前,一个核心企业或者管理企业怎么能够确保自己的电子单证是可追溯不可篡改的,这也是支付机构比较关注的一个问题。

  科技发展也为合规管理本身提供了很多现代化的工具,比如说验证、人脸识别,可以提供对于客户远程身份核验的能力。另外,支付机构本身的在科技化。一个例子是流程都线上化后,可以用一些大数据和可视化的工具对内部的流程各种衔接点的关键数据进行统计。比如说在法律合同审批环节,会对每一个人审批合同速度进行监测,以便及时发现操作风险。对于合规人来讲,科技发展的要求也是比较实际,就是要求合规也要懂技术。以前都是没有这个要求。前天我在和合规部的同事开会,有同事抱怨反洗钱系统一个模块特别麻烦,要自写SQL语句。我心中的第一反应就是:在一个科技公司做合规,怎么可能不会写SQL语句!所有人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都要拥抱科技、理解科技!

  史李寅:我们以前讲做法务得懂业务,朱总告诉我们,当下做法务必须得懂技术,不懂技术的法务不是一个好的产品经理。刚才朱总已经把我们的视线从国内延伸到海外了,连通公司是连连科技和美国运通公司在国内的合资公司,作为一家跨国企业的首席法律顾问和首席合规官,请汪总分享一下在跨国企业中从事风控合规工作的经验及心得。

  汪成:谢谢主持人,我所在的公司从供应链角度已经到供应链最远端,从产品变成了商品,进入到销售渠道。我们连通公司是美国运通和连连集团合资成立的国内第一家持牌展业的中外合资清算机构,是B2B2C业务模式,主要服务于清算产业链上的商业银行和非银行支付机构,帮助他们的消费者和银行客户获得顺畅安全的支付体验,并且从产品中得到他们应该享有的权益,同时也让非银行支付机构所服务的商户能够准确安全地获得到他们在销售商品过程中的应得款项。

  我本人也是法务出身,从今年开始担任合规负责人,作为一家跨国企业在中国的合资企业,我们合规方面确实面临很多不同寻常的挑战。美国运通是我们的外方股东,它是一家有着172年历史的全球金融机构。在跨国公司的合规部门我们经常听到的一个问题就是,你怎么让合规工作,特别是金融的合规工作怎么做到接地气?这个事情确实是不容易的,既是时代给予我们的挑战也是命题,同时也是我们这群在跨国企业或者国际化经营企业的法律和合规人所肩负的历史使命。我想我们的作用就像是一座桥梁,一边得跨着境外,另外一边跨着中国境内。怎样让这座桥发挥更好的作用,为世界说好中国故事,同时也为中国说好世界故事?我觉得有一句话很有启发,叫“书同文,行同伦”,我们必须要知道,对方在想什么,也就是你的总部或者海外同事,他们在想什么,还有就是我们在国内的业务同事以及管理人员,他们内心的想法,他们语言背后的核心诉求是什么。除了这两个方面,还要做好翻译,不仅仅是英语和中文间的字面翻译,更多是把文化上很细微的地方做文化翻译,用他们的语言翻译给他们听,并且在他们所处的文化背景中进行解读,让他们知道确实在中国做事情是有不一样的做法,也就是有中国特色的做法。

  另外一个方面,合规的价值在哪里?刚才的嘉宾分享说合规能够让企业的信用和信誉得到提升。我们在做这座桥的过程中其实也是需要建立起一种与合规和法务团队本身的互信,不仅仅是和国内团队,同时也要和海外团队。疫情爆发以来,境外人员来国内来比较困难,大家缺乏面对面的交流,这方面比较难发生化学反应,很多时候只能通过电话会议或者视频会议沟通,但这并不代表我们不能够建立这样的互信。比如说过节的时候,一个问候;疫情比较严重的时候,一份慰问,大家通过这些事情建立起互信、加强互动,更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发挥好桥梁的作用。

  随着中国和世界之间各种复杂形势的持续变化,各种各样的法律冲突,包括各种“规”的冲突,我的感受是越来越多了。我们怎样在各种冲突中保护公司的利益,确保公司逆势前行,这也是一个有意思的命题,我并没有答案,可能是接下来5-10年所有国际化运营机构的法务和合规人需要面临的问题。有个说法叫“办法总比问题多”,我们为公司创造的价值很大一部分就是为公司解决问题,也许需要时间和更高的视野,这也是我们法务和合规人对公司应该做出的贡献。

  史李寅:嘉宾的分享都非常精彩,王静总从计划、采购,物资,供方各个环节谈了供应链合规;孙谷总从科技+供应链视角,和我们分享了供应链管理中知识产权的合规事项;王一超总通过四个重要主体、三流的重要性谈了供应链金融的产品逻辑;郭钏总强调了供应链金融中信用的重要性;朱军总提出法务要懂业务懂技术的要求,汪成总认为法务还要会“翻译”,力争做到“信达雅”。今天我们在方方面面都能感受到不确定性,不确定性就意味着风险,我们谈法务风控合规,从个体、组织、企业、社会各方面,实际上就是如何在不确定中寻找相对的确定性,这是一个开放的命题,我们要向着这个问题进发,在前进的道路上不断追寻答案。特别感谢各位嘉宾的交流,受益匪浅,希望会后我们有更加深入的探讨,谢谢大家!

  关于金融、科技与供应链合规的内容我们就先学习到这里,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合规或其他法律热点干货,那即将到来的2022WeLegal法盟北京峰会定会让你满载而归。1场行业峰会+4场主题论坛组合,聚焦行业前沿话题,分享职场成长经验。

 
友情链接
PG电子·(中国)官方网站

扫一扫关注PG电子

热线电话:13915574022  公司地址:广东省广州市PG电子·(中国)官方网站
Copyright © 2012-2024 PG电子·(中国)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EyouCmsHTML地图 XML地图txt地图   苏ICP备2021050206号-1